「中國淡水魚之王」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網民:人類的錯

社會熱點

發布時間: 2020/01/03 13:13

最後更新: 2020/01/03 16:41

分享:

分享:

內地澎湃新聞報道,據國際學術期刊《整體環境科學》(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)上月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(pre-proof)透露,有「中國淡水魚之王」之稱的長江白鱘(Psephurus gladius),已經滅絕。

有網民哀嘆這是人類的錯、應當反思。事實上,過度捕撈、河水污染被認為可能是長江白鱘滅絕的重要原因。此前,「長江女神」白鱀豚、長江鰣魚亦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,而中國特有的中華鱘、長江鱘仍被評估為「極危」等級。農業農村部近日已宣布長江十年禁漁計劃,讓長江休養生息。

曾經被發現的長江白鱘。

上述論文的預校樣(pre-proof)上月23日在線發布,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、研究員危起偉博士,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。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,預計在2005至2010年時,白鱘已經滅絕。

長江白鱘是一種古老的魚類,又稱作中華匙吻鱘,屬匙吻鱘科,體型碩大,成魚可長達7、8米,游速迅疾,被稱為「水中老虎」、「中國淡水魚之王」,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,多生活於長江中下游水域。

長江白鱘03年最後現身

在2009年,國際組織IUCN(世界自然保護聯盟)對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「極危」。

據澎湃新聞報道,在去年9月17日,IUCN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已報告稱,經專家組評估,中國特有物種、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(extinct)。該專家稱,結果正上報IUCN辦公室,隨後將在IUCN紅色​​名錄(瀕危物種红色名錄)中正式更新和公布。

值得注意,內地已有17年未尋獲一條長江白鱘。據報,2003年大年初一,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白鱘、放生並跟縱。但隨後船觸礁,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。IUCN前述專家稱,目前無任何證據證明白鱘還存在。若人們再拍到或捕捉到任何一個白鱘個體,IUCN將重新考慮調整其物種瀕危等級。

過度捕撈、河水污染 當局禁漁10年挽生態

分析認為,長江過度捕撈、河水污染、航運都有可能長江白鱘滅絕的重要原因。此外,三峽大壩也被質疑影響長江流域的生態多樣性。

事實上,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「無魚」等級。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通告明確,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,自今年1月1日起率先實行全面禁捕,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天然水域,最遲自明年1月1日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,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。

責任編輯:伍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